查看原文
其他

75岁帅老头唱出“秋晚”第一个泪点,唱出白发苍苍最美的模样

养老关切你我他→ 亚太养老产业力量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联盟”——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招生介绍详见:康养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开班啦!!!

点击 阅读原文,立刻报名



来源:古典书城(ID:gudianshucheng)

作者:古典君



中秋夜,央视中秋晚会。
75岁的台湾音乐人陈彼得,
以一首自弹自唱的《一剪梅》
唱到了无数人心里,
成为很多人第一个节目“泪点”。



老人家75岁高龄,发须皆白,

却风采依旧,酷帅十足,

虽然他的声音已经饱经沧桑,

但涌动着一股别样真挚的感情: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是古典的浪漫,

更是赤子的真言。



要问陈彼得演唱的《一剪梅》为何如此动人?
因为他就是这首歌的作曲人。


这首歌是陈彼得于1983年4月创作,
费玉清首唱,
1984年成为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曲,
36年来已经成为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



“半生浮沉,未曾折腰。

年过七旬,却依然常含热泪。

陈彼得一生辗转,

心却从未离开过故乡,

他始终自认是“成都仔”,

一直陆陆续续将上百首古诗词谱曲入歌。



一位至情至性的老人,
把千言万语谱成一首首歌曲,
抱着吉他,将“乡愁”唱给他的故乡人,
唱给他眷恋一生的祖国。
这样牵绊一生的故土乡愁,
让听者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



01
灯火阑珊处,故人依旧


记得去年,陈彼得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
唱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他满头银发,惊艳全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首雄奇飘逸的美女簪花,
我们既不陌生也曾无数次低声吟诵,
他唱出了别样的味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y0608xcnod3
陈彼得《青玉案·元夕》


步履蹒跚却落地沉稳,
发须皆白却神采飞扬,
声音沧桑却铁中铮铮。
一袭裁剪合身的西装,内搭白色衬衫,
背着一把吉他,款步有声,舒缓有序。
虽然身上有着肉眼可见的岁月风霜,
却丝毫不损他骨子里所透出来的,
既优雅又豪放的绅士派嬉皮士气质。

灯光一打,音乐一起,
老爷子开嗓的那一瞬间,
他就是舞台上的王,让人为之狂。
看过很多期的《经典咏流传》,
从未有过陈老爷子一上场所给予的震撼,
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刹那脱口而出。



也是去年,74岁的陈彼得,
在《中国好声音》上,
唱了首《Remember Me》,
同样的旋律,唱出不同的韵味。
有着看尽繁华的沧桑,
也有看透世事的通达。



一曲歌罢,四位导师虽未曾转身,
却在看到他的第一秒,激动不已。
庾澄庆立马起身站立问好,
周杰伦更是跑下评委席,
搀扶着前辈慢慢走下台阶。


而李健与陈彼得合唱《一条路》,
“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
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两人在低吟浅唱中回忆往日时光,
这一幕,堪称经典。



陈彼得李健跨年代合唱《一条路》

尤其是今年

第二次登上《经典咏流传》时,

一首《成都府》更是让无数人为之泪流。

当时,他大病初愈,已瘦到脱形,

看着走路尚且不稳,

却依然激情满怀。

当嘶吼地唱出“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时,

台下所有人都被击中柔肠,

不自觉泪洒现场。



陈老一路坚守,

只因他牢记着

“五千年文化从未断流”。


02
天涯路未远,大侠仍少年



他说:
我的一生与音乐为伴,
我年过七旬,
蓦然回首,我发现最美的歌词,
是我们的诗词经典,
我愿意用余生所有的热情,
继续为经典的流传贡献力量。
所以他勇敢站上聚集年轻人的舞台,
大声唱着杜甫的《成都府》,
辛弃疾的千古之作《青玉案·元夕》
即使古稀之年,精气神自然不如前,
走路和说话都仿佛有些许费力。


这么一个年迈体弱的老爷子登台演唱,
说实话打心里为他捏了一把汗,
然而,当他站在星光熠熠的舞台中央,
灵活的五指在琴弦上自然流畅地翻飞,
抑扬顿挫的歌声从他喉中飞扬时,
突然便会明白,对于真正的大师级艺术家而言,
年龄也不过尔尔,灵魂不灭至死不休。
因挚爱,不惧岁月流逝。



他是一名忘记年龄的灵魂歌者,
用着生命的余晖在发光发热,
完成了一段穿越时空相交融的绝响。
他用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旋律演绎着,
用沧桑又昂扬执着的歌声呐喊着。


他赋尽新词,尝尽愁滋味,
亦遍尝风吹雨打,但骨子里,
依然是金戈铁马不可一世的风流。
天涯路未远,大侠仍少年。



03
真正的音乐人,作品比人名气大



真正的音乐人,作品比人名气大。
陈彼得这个名字,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而言有点陌生。
大都不知道这个名字,
在上个世纪台湾乐坛所代表着的分量。
乍看以为不过是有点帅气的不知名老头,
但他所写的《一剪梅》倒是妇孺皆知,
而对于八零后以前的人来说,
《迟到》、《阿里巴巴》、《含泪的微笑》
应该都是曾经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



其实这个在舞台上,
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老爷子,
是台湾流行音乐当之无愧的音乐教父。
当年为待遇低下的男艺人争取利益,
首个发起成立台湾艺人工会,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乐坛可谓是个风云人物。
他还是台湾音乐西风引进的第一推手,
在他前面的是翁清溪、庄奴等词坛泰斗,
而华语音乐教父罗大佑等人却是在他之后。


他缔造过一首歌捧红一个人的神话,
已经逝世的"青蛙王子"高凌风,
归隐多年的"情歌白马王子"刘文正,
现在热度不减的段子手小哥费玉清,
当年正凭借他写的歌曲风靡一时。
如果用现在的乐坛影响力为标准,
他当时的影响力是周杰伦加上方文山再乘以二。



04
这一生能选择的事很少
但我们能选择这一生怎么活



人的一生能选择的事情非常少,
但我们能选择这一生怎么活。
90年代上世纪80年代末,
陈彼得为凌峰创作的《吾爱吾国》,
还没发行就在台湾遭禁。
沉醉于音乐艺术创作的他发现,
纯粹做音乐的环境已经被腐蚀到变味,
同时演艺工会繁琐的事务也让他不堪负荷,
患上抑郁症的他最终选择离开台湾。



在人生最意气风发的当口,
人们口中的音乐才子决然归于平静,
这一份泰然与淡泊不得不说让人折服。
就这样一个曾经闪耀过无数舞台的大明星,
在北京开过录音棚,在广州开过小餐馆,
过起了不足为外人所道的大隐于市的生活。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05
白发归故里,赤子心犹在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
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陈彼得是在台湾成长成名,
但他出生却是在成都的一个军人家庭。
只不过3岁时随父母到了台湾,
如果说三千诗韵,
是镌刻在每一位炎黄子孙血液里的烙印,
那么陈彼得老爷子的歌声,
便是他打开自己身上烙印的证明。



中国大地这位苍老的母亲,
从前有三个儿子都被逼离开母亲的庇护,
如今两个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还一有个在隔海相望,归期未定。
这就是为什么陈老在唱完《青玉案·元夕》后,
即使承受着身体莫大的负荷,
依然声泪俱下难以自抑地朗诵,
八十年前那个最伟大的歌手艾青,
用“嘶哑的喉咙”痛苦地,
呢喃着的《我爱这土地》。



当年还在台湾没有回过故土的他曾说:
我依稀记得
飞机飞到上海上空的时候
还有几片很美的很漂亮的白云
因为四十多年了,那个眼泪就滴下来
那句老话近乡情怯
因为我还有一个弟弟
当年我们离开的时候
他大概一岁太小,到真正见面
大家都已经是中年人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再见已是不惑年,
这种自小颠沛流离,亲人离散的怅惘,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看着老爷子在舞台上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
才明白史铁生在《记忆与印象》中所说的:
人的故乡,

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

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

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生如夏花三十年,故乡情歌唱到老,
逝如秋叶一万年,赤子心落叶归根。
陈老用《青玉案.元夕》《成都府》
深情呼吁着21世纪的我们去聆听,
那来自于远古中华文化血脉的呼唤。
用《我爱这土地》这一份,
最纯洁、最温柔的赤子之心呐喊: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人至暮年,故土难舍。



今年的春节期间,
成都的宽窄巷子里,人潮涌动。
在冬日的暖阳里,
陈老背着吉他,
与年轻人一起玩着快闪,
吟唱《我和我的祖国》。
能站在故乡歌唱祖国,
他说:“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


《歌唱我的祖国》


陈彼得一生辗转,
那颗滚烫的心却从未离开故土。
他一次次贴近行走在这片土地,
也感受着沸腾在这片土地上,
独属于中国的经典和智慧。
白发归故里,赤子心犹在。


06
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陈彼得一辈子都在追求真善美,
他的一生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曾说:一百岁以后我的墓志铭可能是,
这里躺着的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
一个热爱故乡的人,一个热爱世界的人。


他75岁了,虽已须发皆白,
但依然在与这个时代共同成长,
什么都敢去尝试,
他总是能和不同年龄的年轻人打成一片,
那是他骨子里迸发出的激情与活力。



陈老活得热情又肆意洒脱,
让人从心底钦佩。
还常戏称自己是70后,
他说他还在追赶80、90后,
和年轻人一起追梦。


生命在于体验,
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
无论世事如何,保持一颗初心,
对世界不忘热爱和好奇。

更多推荐
轮椅如衣,讲究的也是“合身”
探访首个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社区更适老环境更宜居
探访首个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社区更适老环境更宜居
黄树贤在北京调研强调:坚持创新发展破解养老难题努力提升大城市养老服务水平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江湖不相忘 分享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